|
上世纪70年代,村里大喇叭基本村村响,户户靓,在我们脑海里对此都有深刻记忆,大喇叭成为传播党的声音、获取信息主要途径,进入21世纪以来,有线电视、网络、手机进入农村,老百姓获取信息渠道更加灵活,但是各种娱乐杂谈和充满低级趣味的信息充斥着农村,正能量的声音、党的声音传递到农村越发感觉无力。
2016年以来,石庙镇为加强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建设,更好地将党的声音传到基层,探索解决党的学习教育中出现经常性、持续性问题,在充分调研,不断研究基础上,成立“村村响”工作小组,招标专业施工队伍,并成立广播站,配备专业播音员,依托镇“村村响”广播平台,将农村的喇叭串联起来,实现全镇喇叭统一定时播放。
一、夯实舆论阵地,叫响党建之声
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石庙镇积极探索学习教育新实践,研究学习教育过程中怎样解决经常性和持续性问题。为此,石庙镇利用“村村响”收听面广、持续性强特点,开辟《党建之声》、《两学一做天天学》、《学习小组》等党建节目,老百姓在自家堂屋、田间地头都可以经常、持续地听到党的声音、党的政策,持续接受党的教育,大大提高思想觉悟,起到淬炼身心,陶冶情操的作用,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“粘结带”。
“村里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较大,行动不便,去村办公室很不方便,现在“村村响”每天播放党的好政策好声音,在家里就可以听党课”屯里街村支部书记张云豹告诉记者。村村响充分发挥“党建大喇叭”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优势,加大宣传党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,旨在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,增强了基层党建的向心力、凝聚力、创造力和战斗力。
二、做好“服务喇叭、扶贫喇叭”的文章
“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田地干活,都能经常听到大喇叭里最新的新闻,一点不耽误事”姚家村妇女刘庭花说。农村留守儿童、留守妇女长期生活在农村,由于信息渠道较为闭塞,造成思想较为保守、观念较为落后。村村响充分考虑农村实际,以贴近百姓、服务群众为原则,将各级惠农政策传递到广大农民身边;同时挑选实用农技服务、致富信息、天气农事、安全知识进行播放,为老百姓增长知识,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,开启了一扇窗口。同时结合实事热点,开辟“奥运专栏”,向村民实时广播中国健儿奥运征战情况,极大提高了农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,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。
三、处置应急事件,开一个“应急喇叭”
近期河北邢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,其中给我们留下的重要教训是:遇到重大自然灾害,手机、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往往会中断,造成信息传达堵塞,无法进行应急指挥。在7.20强降雨期间,石庙镇“村村响”广播第一时间及时告之老百姓做好防洪准备,把防洪抗讯预案迅速让老百姓知道,全镇迅速行动起来,极大较少了财产损失。“村村响”虽然是“土方法”,但稳定性强、覆盖广、传播快,可以在应急事件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。为此,石庙镇专门制定“村村响”应急预案,组建应急民兵预备队伍,在应急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,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系统。
“信息时代高速发达的今天,广播也许不是最好的,但它确实最适合农村的,广播不仅可以在家里听,田间地头照样可以听,更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。”村村响负责人刘建林告诉记者。“村村响”成为沟通政府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,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各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